籃球場被鋪上人造草坪,背后隱射出什么?
2021-10-12 08:47 來自: 未知
前不久,騰訊新聞報道:“廈門一小學里兩個籃球場的水泥地卻被換成了人造草坪,籃球都彈不起來,引起市民們的眾多不滿”。
原來,學校的運動場剛翻修過,運動場四周鋪上了塑膠跑道,而中間部分則整體鋪上了人造草坪。乍一看這個小型運動場和其他運動場并無區(qū)別,但這個運動場中間的場地不是足球場,而是建有4個籃球架的籃球場�;@球運動不同于足球,鋪上人造草坪后,籃球打在地上根本沒法彈起來。
住在社區(qū)附近,酷愛籃球運動的許先生談到;“一個多月前這個運動場翻修時,他以為會將原本的水泥場地改造成塑膠場地,可是沒想到卻改造成了人造草坪。”
但當地學校校長卻聲稱,籃球場地雖然對下許社區(qū)的居民開放,但主要還是給本校小學生使用,建造人造草坪有利于保護小學生安全。這種人造草坪是上級部門統(tǒng)一規(guī)劃建設的,還未正式驗收,如果存在不合理的地方,校方會向上級部門反映。
其實,小編看到這則新聞,不免覺得校方的言辭有些牽強之意。雖說出發(fā)點極好,為了孩子們的安全著想,其實校方殊不知如今地坪材料技術的發(fā)達已遠超出他們所想象的,就拿越禾體育的球場材料水性二代硅PU而言,精巧的結構“面硬里軟”,專為健康運動而設計,形成科學運動安全保障體系。既有效的解決了校長的后顧之憂(保護孩子們運動受傷),又滿足了當地居民愛好運動的要求(滿足籃球震動吸收和反彈的要求)。
歸根結底,建造體育場地,無非是讓市民們都運動的開心、放心。球場的建造其中最重要的一個目的,是為運動提供專業(yè)、安全、健康的運動競技條件。坦白講就是實用性強。一如當地孩子們所說:“運動場地較之前的水泥場地,雖然更漂亮,但還是喜歡之前的那個,打球時不會那么滑,籃球比較彈得起來”。作為運動地坪材料生產商,不妨建議建設方在考慮建設美觀性同時,也要因地制宜,考慮是否適合運動本身,畢竟運動才是建設場館的最初目的。